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圣经园地>>文章正文
圣经中的祈祷
发布者: admin        [2013-07-15]

一、耶稣山园祈祷(谷十四3242

对观福音对耶稣的祈祷通常三缄其口,马尔谷提及耶稣晚上在荒野单独祈祷(谷一35 37),玛窦与路加也讲到耶稣虽然经常被群众包围,却习惯作长时间的祈祷(玛十四 23;路五 16),且总是单独一人祈祷!门徒知道耶稣有一种新的祈祷方式,于是求教于祂该如何祈祷(路十一1),而从耶稣对祈祷的教导,我们也可以间接认识耶稣本人的祈祷。值得注意的是,最早期的基督信徒团体已经因耶稣之名祈祷:「我实在告诉你们:若你们中二人,在地上同心合意,无论为什么事祈祷,我在天之父,必要给他们成就,因为那里有两个或三个人,因我的名聚在一起,我就在他们中间」(玛十八 19 21)。

很难得的是,对观福音有两处记载了耶稣的祈祷:山园中与十字架上的祈祷(谷十四 3242,十五34;玛廿六36 46,廿七 46;路廿二40 45,廿三 3436);首次派遣门徒外出传教后的感恩祈祷(玛十一25 26)。下面将介绍耶稣的山园祈祷,以最早的记载马尔谷福音为探讨的对象。

耶稣山园祈祷经文(谷十四 32 42)以耶稣为经文叙述的中心,门徒只是被动参与的角色,尤其从耶稣对门徒所讲的话:「心神固然切愿,但肉体却软弱」(谷十四 38)反映出来。连续三次祈祷后(谷十四 35 363941),赎罪的耶稣进入一种只有罪人才感受得到的惊恐与悲伤,门徒则像是一些不闻不问、无动于衷的人。山园祈祷的经文分析如下:

1. 门徒的态度(谷十四 3740

伯多禄、雅各布布布伯与若望虽曾亲眼目睹耶稣在大博尔山上显容,但仍无法分担耶稣的忧苦,门徒的「昏睡」象征无法做到耶稣对醒寤祈祷的要求。在「耶稣受难史」经文之前,马尔谷安排了一段有关末世的言论,劝人醒寤,因为不知道家主什么时候回来(谷十三 33 37)。山园祈祷与不可预期的末世的来临是相关的,基督立了榜样,唯有醒寤祈祷才能面对末世性的考验与救恩的来临。

2. 耶稣的悲伤(谷十四 33 34

马尔谷用两个希腊字「惊惧起来,极其难过」(谷十四 33),来表达耶稣内心所承受的极大的压力,就是「我的心灵悲伤得要死」(谷十四 34)的意思,一种承受不起的要死之痛。若对照圣咏四二 612;四三 5与圣咏五五 5,山园之痛正是投奔主怀的受苦的义人之痛。

3. 耶稣的祈祷(谷十四 35 36

耶稣说:「阿爸!父啊!一切为你都可能:请给我免去这杯罢!但是,不要照我所愿意的,而要照你所愿意的」(谷十四 36)。经文可作分四点说明:

(1)「阿爸!父啊!」

马尔谷保留耶稣直接称天主为「阿爸」的讲法。这是耶稣自己独特的用法,借用家庭中昵称的用语,表达子女对父亲的一种无穷无尽的依赖之情。

(2)「一切为你都可能」

如同小孩子一般,表达对父亲一切都可能的信心,与圣经传统承认神的仁爱、忠诚一致(咏117),过去耶稣曾经劝勉别人:在人言不可能的事,于神言却可能(谷十 27);此时此刻,耶稣自己内心却直接面对考验。这里反映一种天主计划的神学,连耶稣也应顺从。

(3)「请给我免去这杯罢!」

耶稣请求天父把苦杯拿走,苦杯象征请求天父让祂远离这个痛苦的时辰。耶稣的哀求反映一个毕生奉事天主的人,却因此反而招致迫害与磨难,如同旧约的义人,对天主仍然满怀信心,甚至自然产生请求天主保护之意(咏七一1 3),想象天主会大显威能,施行拯救。

(4)「但是,不要照我所愿意的,而要照你所愿意的」

耶稣的话表现一种对天父的顺从。依马尔谷记载,耶稣自生命伊始即与天父仰合,受洗时就有声音从天上说:「你是我的爱子,我因你而喜悦」(谷一11);以耶稣为中心有一个新的、不依附血亲关系的家族团体诞生了,耶稣的标准是:「谁奉行天主的旨意,他就是我的兄弟、姊姊和母亲」(谷三 35);当伯多禄想劝阻耶稣走上十字架之路时,耶稣以斥退撒旦的话严词谴责(谷八33)且宣告:谁若愿意跟随我,就该背自己的十字架(谷八34)。山园祈祷的主题就是耶稣以舍生成义的方式完成天父的使命,天主并没有用奇迹救助祂,但耶稣也没有因此怀疑天主对一切人,包括义人与罪人的爱。耶稣传教早期召玛窦为徒时已经说过:「不是健康的人需要医生,而是有病的人;我不是来召义人,而是召罪人」(谷二17)。在山园祈祷中,耶稣对门徒说:「把你的剑收回原处…你想我不能要求我父,即刻给我调动十二军以上的天使吗?若这样,怎能应验经上所载应如此成就的事呢?」(玛廿六 52 54)。这句话正好表达出,在最关键的时刻,耶稣对天父「始终如一」的信心。

4. 耶稣被捕(谷十四 37 42

耶稣祈祷后,门徒仍不知考验与大难将至,耶稣的醒寤与门徒的昏睡再成强烈的对比。耶稣曾经三次中断祈祷,回来察看门徒是否已经醒来,至今已经第三次,耶稣说道:「你们还睡下去吗?还安息吗?够了!时辰到了,看,人子就要被交付在恶人手中了」,这一段话真叫闻者心酸。整个事件亦教训后人,除非奔向天父祈祷,人是无法战胜诱惑与极度软弱的。自始至终,耶稣都以坚定的意志,清楚的意识控制全场的气氛,最后说道:「起来!我们去罢!看,那负卖我的来近了」(谷十四 42)。若把山园祈祷与耶稣在十字架上,引用旧约有关义人受苦的圣咏(咏廿一1)所作的祈祷:「我的天主,我的天主,你为什么舍弃了我?」(谷十五 34)作一对照,耶稣山园祈祷就是整个耶稣受难史的序幕与缩写。

二、基督信徒的祈祷

新约虽然不是一本祷词类的专书,但其中含有不少对基督信徒该当如何祈祷的提示,堪为基督信徒祈祷的指标。早期基督信徒已意识到自己是旧约预许的完成,因此虽有与犹太人针锋相对的言论,却大量沿用他们祈祷的主题与形式,尤其在继承先知对内在宗教生活关注的精神方面。

1. 基督信徒的祈祷与「已经开始,却有待完成」的末世救恩史观

新约基督信徒的信仰见证,是以亲炙纳匝肋人耶稣的言行、和对耶稣已经光荣复活的体验为出发点。旧约晚期犹太人的默示文学已经谈论到:将要来临的神国是救恩与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它将借着默西亚神权在普世彰显出来,是一个决定性或末世性的事件。针对这点,基督徒认为:耶稣复活就是这个末世事件,而基督本人则是彰显普世救恩的默西亚与中保。因此,新时代或末世性的救恩是一件已经发生了的事,神国在耶稣光荣复活的信仰中已经来临,这信仰将滋养信众的心,期待神国将来在世界末日中完满实现。

基督信徒的祈祷也反映了此救恩史观。犹太人的祈祷主题是赞颂、感谢神在以色列历史中,所行的救援与奇迹大能,并呼求默西亚神国早日来临与建立。基督信徒的祈祷则将赞颂与感谢放在复活的耶稣身上(连带也在基督信徒身上),旧约的许诺已经实现了;借着圣神,建立末世性的神国与产生新的天主子民。这一点保禄书信与若望默示录书都有记述(迦一3 5;罗十六 25 27;格前一48;弗一3 14;默十二1012、十九 6 8;伯前一3 9)。

由于基督信徒末世性团体仍存活在尘世,面对恶势力并接受考验与挑战,因此新约基督信徒的祈祷表达了一种对末日决定性救恩或「上主的日子」的期待─在基督救主光荣再度来临时,一切不义将平反,公道的秩序要恢复,神仁义之国的建立将完成。于是尘世生活的首要之务是:坚守信仰与圣洁的身分(得前五 23;格前一8)、传福音、为信仰作见证(罗十 1;弗六19 20;哥四3),及照顾生活必需(玛六11;路十一3;雅五13 15)。

2.「因我们的主、你的圣子耶稣基督之名」的祈祷

以「因我们的主、你的圣子耶稣基督之名」祈祷,正反映了对耶稣基督的信仰,相信祂在救恩历史的中保角色。这常用的祷词结束用语,实际应用时会采用简式「因主基督之名」。另一方面,信众亦以耶稣圣子对圣父的态度,尤其是对圣父信从的榜样为殷鉴;因此,基督信徒的祈祷就是一种对耶稣基督的天父的祈祷。在祈祷中表达对天主圣父的信从与敬爱,借着圣神的洗礼,与圣子同心同德,成为神的义子与义女,称天主为父。

基督信徒的祈祷富有一种与基督和圣神共融的神秘性,是若望福音「以心神以真理」朝拜天主父的新的敬礼方式(若四 23),不再附属于旧约耶路撒冷的圣殿,耶稣自己本人就是天主的圣殿与沟通天人关系的祭司,在圣神内基督信徒也相继成为基督的祭司(伯前二 5)。

3.「以天主圣父为对象∣因耶稣基督之名」的祈祷

新约很少记载以基督为对象的祈祷,在耶稣一生中虽有不少求祂显灵的记载,但这不能代表基督信徒的祈祷,只能视为一般民众对先知耶稣施行灵迹的请求。教会第一位殉道者斯德望执事临死前「主耶稣!接我的灵魂去罢!」(宗七 59)的祷词,与耶稣在十字架上对天父的「父!我把我的灵魂交托在 手中」(路廿三 46)的祈祷相仿,圣斯德望呼求「主耶稣!」可能反映他把耶稣的死亡当作自己殉道的典范。新约唯一直接以耶稣为对象的祈祷在默示录「羔羊的赞歌」(默五 910)与最后的「祝福辞」「主耶稣, 来罢!」(默廿二20)。随着基督论神学的发展,教会慢慢才发展出以基督为对象的祈祷。

4. 天主经

天主经是耶稣亲口教给门徒的祷词(玛六 9 13;路十一2 4),教会传统念的天

主经主要依据玛窦福音。祷词以呼求天主父开始,内容可分为「三愿」和「四求」。分析如下:

1) 我们的天父

「我们的天父」表达普天之下的人类都是一家人,都蒙天主圣父所眷爱。

2) 三愿

「三愿」就是:愿 的名被称为圣,愿 的国来临,愿 的旨意奉行在人间。「三愿」有被动的意思,说明神的力量与行动是「三愿」得以完成的内在原因,世俗的势力或一切叛离神的蠢动终必屈服于神权下。最后一句话「如同在天上」是针对此「三愿」而发的,「天」象征神权彰显的地方,天上的一切皆按照神的大仁大义而行,井然有序,是最真实毫无污染的境界。如果对比其它圣经经文,「三愿」带有末世的色彩(达四 32)。

3) 四求

「四求」反映在末世的尘世生活中,人们最需要的四项东西,就是:日用的食粮,宽恕罪债(如同我们宽恕别人一样),免陷于诱惑,救于凶恶。日用的食粮可以指现世的食粮或灵粮(圣体与圣言);宽恕别人当然不是神宽恕我们罪债的原因,因为获罪于天是无所祷的,即除了向天祷告之外是无法自行祷告来赦罪的,但宽恕别人却代表人对神的信仰与诚意,人因信成义和获得罪赦。免让我们陷于诱惑不是免遭受诱惑,是别让我们因信心不坚而陷于诱惑、离开天父;最后祈求天父从撒旦凶暴的力量中把我们救出来。四个祈求充分表达基督信徒对天主父的一种赤子之心,对神有无尽的信赖,不怕承认自己的弱小、害怕与无能。

总结以上所述,新约基督信徒的祈祷是一个末世信仰团体对天主圣父的祈祷。虽然仍存活在尘世接受考验,却同时体验到在自己身上的耶稣已经复活,是一种以「愿力」与生活实践(「四求」)准备天国来临的祈祷。

圣经中的祈祷(三)

三、旧约智者的祈祷

旧约的祈祷以圣咏最受后人青睐。一般言,梅瑟五书、历史书、先知书的祈祷以「为民代祷」为主,其它的祈祷则像朋友间自然的对话(出卅三 11)。现在就智慧文学中智者的祈祷,择要介绍。

1. 箴言

箴言于充军后编辑成书,导言部分(箴一~九)没有提到祈祷;较古老部分的箴言(箴十~廿九)却有几次以义人与恶人祈祷的对立为主题:「上主厌恶恶人的祭献,却喜悦正直人的祈祷」(箴十五 8,余参:箴十五 29、廿八 9)。义人信从神的旨意,祈祷蒙神悦纳和应允;恶人的祈祷却叫神厌恶,厌恶亦是申命纪用语,表示一种神无法忍受之恶,会招致死亡。至于天主俯允义人的祈祷,不能用一种太过表面的方法解读,以乔布为例,受苦义人的祈祷与他的信仰生活是不可分割的,当神的俯允姗姗来迟时,义人是随时可以「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的。

箴言另处的祈祷:「我求你两件事,在我未死以前,请不要拒绝我:令虚伪和欺诈远离我,贫乏或富裕勿赐与我,只供予我必需的食粮,免得我吃饱了,背叛你说:『谁是上主』?或是过于贫乏因而行窃,加辱我天主的名」(箴卅 7 9)。依经文的意思,「在我未死以前」指所祈求的是一辈子都应当祈求的重要内容,过于富裕与贫乏都不是理想的生活。富裕易生骄傲,自以为神或致使随从地上的神(申八 17 19),这种骄傲的态度有时候亦称虚伪和欺诈。「谁是上主?」是以色列人民出离埃及前,埃及王对梅瑟所说的话(出五 2),智者怕自己会因骄傲讲出同样亵渎神明的话。贫乏也容易产生行窃或诅咒神的危险(依八 21),因此求神赏赐生活足够的食粮(多五19 20),经文的大意应指维持健康所必需的食粮。与其它经书(玛六25 34)相较,这段祈祷反映信仰生活实际需要的一面。

2. 乔布书

乔布书于公元前三百年之前写成。乔布书虽然有不少独白,但仍有不少与天主亲密交谈的记述,以乔布与三个朋友的辩论为例:第一场辩论(约四14)中,乔布反驳了友人之后立即转向天主祈祷(约七,十,十三 320 28),只有神知道自己无罪清白。乔布引用圣咏第八首表达自己义人受苦的心情:「人算什么,你竟如此显扬他,将他置诸心头,天天早晨看护他,时刻不断考察他?」(约七 17 18),语中带有哀诉的成分。由于乔布过于相信厄运来自罪过;因此,乔布认为天主无理,要跟天主问个明白,勉强天主讲话。乔布所处的时代仍未能体会到死人复活的道理,所遭受的考验是我们难以想象的。最后乔布怀疑天主的圣与智慧,质疑天主的美善与计划,为了消灭而创造万物(约十 8 12):「你也照样消灭了人的希望。你时常攻击他,使他消逝;改变他的容貌,遣他离去」(约十四 19 20)。乔布每次自辩都以死亡的主题结束(约七 21,十 2021,十四 19 20)。

第二场辩论(约十五~廿一),乔布有一次与主交谈(约十七 34),第三场辩论(约廿二~廿八)连一次交谈都没有。三场的辩论只有单向的交谈,神仍然保持缄默。乔布在最后的一次辩白(约廿九~卅一)中,对天主如泣地倾诉:「天主啊!我向你呼号,你不回答我;我立起来,你也不理睬我。我知道你要导我于死亡,到众生聚集的家乡」(约卅 2023)。

神终于被乔布的真诚感动,在旋风中响应了乔布(卅八 13),并向乔布显示大自然到处充满神的大能与智慧,乔布回答道:「以前我只听见了有关你的事,现今我亲眼见了你。为此,我收回我说过的话,坐在灰尘中忏悔」(约四二 5 6)。虽然神没有直接面对面跟乔布讲话,解释乔布受苦的原因(申四 12与出卅三 18 23),乔布已经在与神对话中重新自我定位,找回生活意义,对祈祷就是与神对话、发现真我,作了一个最佳的诠释。

3. 德训篇

希伯来文的德训篇于公元前一九○年写成,其孙子于一三○年译成希腊文,德训篇把祈祷当作智者日常生活的重心:分辨真伪之见、选择朋友与配偶都必须祈祷,请求神的指引(德卅七 15)。书中亦重拾一些过去的主题,像天主俯听孝子的祈祷(德三 5),可以和第四诫孝敬父母的赏报相提并论(出廿12延年益寿)。较有特色的是:罪人祈求天主的赦罪(德廿一1),应宽恕别人为能接受宽恕(德廿八2 5;玛六 12),天主俯允穷人与谦卑者的祷告(德卅五 16 21),生病时向上主祈祷比请医生来更要紧(德卅八9)。

德训篇认为智者一天的作息应以早上的祈祷开始:



上一篇:
《圣经》之最
下一篇:
玛窦福音导读
 
 
  >>more
  >>more
天主教长治教区主教座堂
天主教长治教区主教座堂
  >>more
· 奇异恩典 
· 传佳音 
· 普世欢腾组曲 
· 为了爱 
· 天使歌唱在高天 
· 黄色圣诞 
· 齐到各地报佳音 
· 我们是一群小牧童 
  >>more
长治市城区城西北路天主堂   天主教长治教区主教府主办  邮编:046000 
 电话:0355-2252838 传真 0355-2252838     E-mail:sxz31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