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经释义(一)
天主教是我们天主教最基本的经文。它不仅是我们教友祈祷用的最多的经文,更是主耶稣基督亲自教给我们的祈祷经文。每当我们用天主教祈祷时就是进入到当年主耶稣和宗徒们生活的气氛中,体会主怎样教宗徒们祈祷,也是在今天我们的生活中体会天主的临在,发现天主的临在。
一、天主经的来源:
有一天,耶稣在一个地方祈祷,停止以后,他的一个门徒对他说:“主,请教给我们祈祷,如同若翰教给了他的门徒一样”(路11:1;玛6:7-15;谷11:25)。主答应这请求,就将这基督徒的基本祈祷传授给他的门徒及他的教会。圣路加的记载较短,只有五个祈求圣玛窦的记载较长,共七个祈求。教会礼仪传统一向采用圣玛窦的版本。
内容:
我们的天父,
愿你的名受显扬,
愿你的国来临,
愿你的旨意奉行在人间,如同在天上。
求你今天赏给我们日用的食粮,
求你宽恕我们的罪过,如同我们宽恕别人一样。
不要让我们陷于诱惑,
但救我们免于凶恶。
二、总论:天主经是全部福音的撮要
1、是圣经的中心:山中圣训是福音喜讯的撮要,而天主经是这宣讲的中心。
2、是教会的祈祷:从每天的信友祈祷到教会的每件圣事,特别是在弥撒圣祭中,我们都离不开天主经。
天主经浅释:
一、我们的天父。
“我们”―――从四个范围默想
1、“我们”是现在祈祷的信友团体的每位成员。
不分男女,不分家庭背景,当大家一起团聚祈祷时,我们身上的附加条件开始淡漠,而重要的身份―――基督徒开始显露。
这时,团聚一起的人要放下以前彼此地误解,成见、仇恨和其它,重新成为一体。这“我们”是一种唤醒我们基督徒身份的团聚,也是一种属于主的人的特有行动。耶稣基督就临在我们中间―――有二三个人因我的名聚在一起祈祷,我就在你们中间。
2、“我们”是指普世教会
虽然我们处于不同的地域,不用的环境,有不同的文化和习俗,但却因着信仰耶稣基督,我们真正成为一个团体,一个教会。所以,我们每次祈祷,团聚,就是在普世教会内,以教会成员基督徒的名义分享教会大家庭的共融。我们不是属于某个地域或小团体,而是属于普世教会。
因此,即使教会因为人及其它的因素有分裂,但在祈祷是,我们因着同一的信仰,同一的洗礼而迈向合一。在祈祷中我们意识到教会的普世性。
3、“我们”是指整个人类
我们从信仰中不仅知道人类的一体性,从天主创造原祖父母到耶稣基督愿意全人类都得救并认识真理,让我们知道人类的一体性。“你们往普天下去,向一切受造物宣讲福音,信而受洗的必将得救……”。以及现代科技传媒的发展让我们体会到的“地球村”感受,在世界上很小地方发生的事,我们会在很短时间,甚至同时就知道。
在我们的周围,还有一大部分人没有认识天主。但是我们知道,他们也是天主所创造的,是天主所爱护的,也是天主的儿女,当然,他们也需要我们的祈祷。所以,“我们”祈祷时,是代表全人类,和全人类一起祈祷。
4、独自一人也是“我们”吗?
一般我们就是独自一人祈祷时,也念“我们的天父”,而不是念“我的天父……”,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即便是一个人祈祷,但实际上却不是一个人在祈祷,而是同耶稣基督一起祈祷。圣奥思定写了一首歌:“基督在我们内祈祷……”。所以,基督徒的存在不是独自的,是团体性的,因为有耶稣基督常同我们在一起。
由此我们知道,当我们念天主经祈祷时,一个简单的“我们”就将我们的视野打开了,将胸怀开阔了。“我们”不仅让自己有现在团体的意识,也应有普世教会的意识,更要有全人类的意识。基督徒就是“身居大地一隅,心怀环宇八方”的人。
在现世生活中我们容易受环境,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将人分为圈内圈外,团体内一个态度,团体外另一个态度;教会内的人一个态度,教会外的人一个态度!雅各布伯宗徒在他的书信中也给了我们很好的提醒(雅2:1-4)。其实,每个人,未出生者(胎儿),生者亡者都属于“我们”这个团体。就是得罪我们的人,我们的仇人,迫害教会的人也是“我们”之中的一员,也是我们祈祷时应给想到的。
所有已领洗者,如果在天父台前不纪念其它的人——天主也曾为他们赐下了他的爱子,就不能念“我们的”天父。天父的爱没有界限,我们的祈祷也应该如此。念“我们的”天父使我们在基督内所显示的爱的幅度敞开:就是伴同所有尚未认识天父的人祈祷并为他们代祷,使他们得以「聚集归一」(若11:52)。天主关怀众人及所有受造物,此种关怀曾经激励那些伟大的祈祷者:每当我们敢说「我们的」天父时,应该以爱的心胸去扩展我们的祈祷。
全人类的一体性在我们的每次祈祷中充分活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