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圣经园地>>文章正文
梅瑟五书 ——出谷纪‧肋未纪
[2016-07-05]

出谷纪‧肋未纪
礼仪庆典是我们信仰表达上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方式。
   前言

今天我们继续要讨论的,是梅瑟五书中的出谷纪和肋未纪。出谷纪的内容,是紧接着创世纪的事迹发展下去的;至于肋未纪这部书,无论在结构文字、以及内容上,都与前两本书极不相同。
   出谷纪
出谷纪是梅瑟五书中的第二本书,内容紧接创世纪,继续记述以色列子孙的事迹。本书的主要人物是梅瑟,他接受了天主的召叫,带领以色列人民逃离埃及。
  名称
「出谷」是从希腊文「Exodus」翻译过来的,有「出离」的意思。希伯来人亦喜欢使用书本的首句首字来命书名,因而称之为「Exodus」,中文将之译为「出谷纪」或「出埃及纪」。这一译名更适合本书的含意,因为天主将以色列子民,由埃及的奴役生活中拯救出来,就是要把全人类自罪恶中救出来的一个预象。
   主题内容
主题方面,本书清晰可见的两个主题:其一是天主拯救为奴的以色列子民出离埃及,准备进入福地,以实践天主向他们祖先所许下的诺言;其次为天主在西乃山上与以色列人建立盟约,使他们成为天主在世上建立神国的特选民族。
内容方面,本书共有四十章,大致上可分为上、中、下三编。
上编(1-18章):记述以色列子孙在埃及所受的压迫,天主要实践祂对亚巴郎和其他祖先所许下的诺言,于是召选了梅瑟为民族的救星,领导他们出离埃及,来到西乃旷野;一路上,以民经验到上主大能的呵护,以奇迹助他们脱险,令他们坚心信赖天主的照顾。
中编(19-24章)颁布约书和下编(25-40章)制定宗教敬礼,可称为全旧约的中心:记载天主在西乃山上,将自己启示给以色列子民,给他们颁布十诫和法律,藉梅瑟与他们立了盟约,使他们成为特选的民族。从那时起,天主作他们的君王和领袖,并任命肋未的子孙,代表百姓举行祭献天主的大礼。
  历史背景
本书虽然是以色列子民的重要史书,但是却没有提及当时的时代背景,例如当时在埃及谁当国王,是甚么王朝等重要史实,没法在记载中找明确的指示。因此,对于以色列人出离埃及事迹所发生的年代,也只能推测出来,由于学者众多,各持意见不一,至今尚未达到一致的看法。其中有一派学者认为出谷事迹发生在公元前1250年左右,当时压迫以民的法郎,是辣默色斯二世(RamsesII),到以色列要求离开,而放他们离去的是默乃弗大(Mernepta)。
以色列人出离埃及的近因,按圣经记载,是由于埃及人的压迫;而埃及人之所以压迫以民,是有政治性目的的。我们从埃及历史知道,当若瑟与其父兄入住埃及,受到优厚的款待时,当日的执政者是亚洲的希克索斯人(Hyksos)。后来,到第十八王朝的创立人阿摩息斯一世(Amosis)执政,他将希克索斯人逐出埃及时,以民是游牧民族,仍然住在埃及,人口繁盛,布满了整个三角洲地带。至第十九王朝时,埃及的势力渐失,另一小亚细亚的赫特人(Hittits)兴起,且日渐强大,致使埃及人对以民不信任,怕他们联合赫特人起来反抗埃及人,因为以民也是亚洲人(出‧1:9‧10)。埃及法郎辣色斯二世,为防御敌人侵入国土,遂在三角洲地带大兴土木,居于此地的以民,便受奴役之苦。以民在水深火热中呼求上主,上主便派遣梅瑟带他们出离埃及。
  作者
关于「梅瑟五书」的作者问题,在上一课我们已作了介绍。出谷纪内容所载,是梅瑟一生的事迹,不难令人想到,这些资料的来源和记述,很可能是出自梅瑟的。梅瑟身为宗教领袖和政治的领袖,凡事都亲历其境,这些经验是无法遗忘的,况且上主命令他将这些事写在书上,传于后代(出˙17:14,27:4,34:27)。因此,梅瑟记下这些事迹和定下法律书的条文及规则等,都是与他的职守有关。所以,如果说出谷纪是梅瑟所记,或至少来自他的口传所得时,这是可以接受的。
  神学思想
圣经学家认为本书在旧约中的地位,一如福音之于新约一般重要。出谷纪所包含的神学观念,不但影响了全部旧约,同时可以自成为出谷纪的神学。
它主要的神学思想:有关天主超然存在、天主的具体临在、天主对以民的慈爱、照顾、召选和拯救,及逾越节、盟约、法律、约柜、会幕、玛纳、庆节、旷野等等观念,都在书中出现。至于这些宗教观念的最主要思想,可总括为二:
一是上主是以色列人应敬拜的独一无二的真神;
二是以色列人民是上主所特选的民族,并与其订立盟约。
  肋未纪
肋未纪是梅瑟五书中的第二部。内容详述司祭的职务和祭礼法规,全书共有二十七章。这本在现代人看来有点琐碎和繁杂的礼规条文,在当年却是以色列子民修身成圣的宝鉴,换言之,有点像我们经学中的三礼—周礼、仪礼和礼记般,无论日常民生活的守则,或是时节庆典的礼规等,都丝毫不苟地清清楚楚的写下来。
  名称
如果按希伯来人惯例,取本书首字为名时,应称为「Vaicra」,意即「召叫」,是指天主召叫梅瑟训示以色列民祭祀之法。犹太经师又称本书为「司祭法典」或「祭祀法典」,因为本书内容所论的,皆为有关司祭和祭祀的法律。「肋未纪」一名,原出于七十贤士译本之后,拉丁通行本继续使用,遂通行于教会内。称之为「肋未纪」的原因,是由于选民的司祭,皆出自雅各伯之子肋未支派的族人。
   主题内容
本书所记载的是一切祭祀和礼仪的条文,以帮助以色列人善尽选民的义务。以色列人被天主拣选为特选的民族,梅瑟在西乃山上接受了十诫和约书,并将他们立为「司祭的国家,圣洁的国民」(出‧19:6),因此,以色列人应该以圣洁的生活来事奉天主。但是,人本性上的需要是多方面的,除了心灵上的认同外,更需要外在的标记行动,特别是团队的精神来支持。所以,礼仪典章便成了信仰表达上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方式。通过各种祭祀仪式,及不同节日的庆典,来表达人对天主的虔敬心意。本书的内容就是为此目的而作,当中除了记述为恭敬天主当守的庆节,举行的各种祭礼仪式外,还制定了祝圣司祭的仪式,以及司祭的义务和权利等。
总括本书大致可分为四段:
(1)祭祀的法律(1-7)
(2)司祭受职礼(8-10)
(3)洁与不洁的规定(11-16)
(4)圣洁的法律(17-26)
至于最后一章(27)可视为附录,讨论誓愿和献仪的事。
   作者
本书与前两书一样,以梅瑟为其直接或间接的作者。虽然部分学者认为,本书是在以民充军期间所编成的一部「司祭经卷」,但从内容来看,当中所使用术语,所论及的题材,都是属于梅瑟时代的。因此,可以断定,梅瑟在旷野为以民规定一些条文,将之写在册上,作为法规。后世的立法者或司祭,以这些条文为准绳,按时代与环境的需要,加以增删或修改。可以说,肋未纪中的法律条文,或直接间接的出于梅瑟之手。
   重要意义
肋未纪虽然是记述些琐碎的礼仪,而且这些礼仪也已成过去,但它仍有其不被忽视的价值:
(一)我们知道以民是天主特选来祭祀自己的民族,但他们怎样崇拜、举行祭礼的过程,就只记载于肋未纪中。所以,这是一部认识以色列人宗教史的专书。
(二)本书内所记的一切礼仪法规,虽然暂时性的,但在当时能激发人的信仰和希望,以期待默西亚的救赎之恩。救主一来救赎全人类,旧约的一切都似乎要过去,不过,本书为新约教会仍有其价值,因为「你们应是圣的,因为我、上主、你们的天主是圣的。」(17:26)这不但向旧约的司祭说的,也屡次向全体百姓说的;过去是这样,今天也是这样。
  结语
出谷纪和肋未纪,在以色列民族史中占着极重要的地位。前者给我们启示了天主和以民之间的关系,当中更反映出天主的慈爱和美善;至于后者,使我们看到遵守生活规范的重要性,活一个圣善的生活,需要一些礼规和社会性的团体守则来支持,作为生活的准绳,这点令我们看到,今天在教会中也同样有许多共同遵行的规则,而这些礼规典章是因时制宜,随时空环境而转变的。
   研读‧分享
细读出谷纪1-18章,找出「出谷」过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按你自己的看法)。



上一篇:
梅瑟五书 ——户籍纪‧申命纪
下一篇:
旧约导读 ——以色列民族简史
 
 
  >>more
  >>more
天主教长治教区主教座堂
天主教长治教区主教座堂
  >>more
· 奇异恩典 
· 传佳音 
· 普世欢腾组曲 
· 为了爱 
· 天使歌唱在高天 
· 黄色圣诞 
· 齐到各地报佳音 
· 我们是一群小牧童 
  >>more
长治市城区城西北路天主堂   天主教长治教区主教府主办  邮编:046000 
 电话:0355-2252838 传真 0355-2252838     E-mail:sxz31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