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将这情景应用在自己的逾越奥迹上,祂的痛苦、死亡为世人赚得永生。
路加1:39-58摆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充满着女性之美的情景。主角是两位妇女,两位身怀六甲的妇女,而且两位的怀孕,都因着天主奇妙的介入。玛利亚蒙主特选,童贞怀孕,成为天主子耶稣的母亲;依撒伯尔,司祭匝加利亚的妻子,虽年事已高,且素来不育,亦受天主特殊眷顾,两位都在自己怀中保护着一个新生命,一个无以言传的奥秘,一个妙极的奇迹,一份压不住的喜乐。
这两位孕妇的相遇,也是两段时期的相接交替:旧约的尾声及新约的序幕。看似寻常的一个亲戚探访,看似平淡的一次重逢,却隐藏着深奥的意义。路加在描写这情景时,在脑海中浮现出旧约中的一个事迹:结约之柜按达味的意愿被运送往耶路撒冷(撒下6)。当时达味建立耶路撒冷,将之定为首都后,想将天主的约柜移入该城,要知约柜内放置了刻有法律的石板,约柜代表了天主的临在,天主与祂的选民立约的印记。在路上,达味带领着以色列民兴高采烈地击鼓弹琴,唱歌跳舞。他对约柜充满敬畏之情,心想:“上主的约柜如何能进入我那里?”他深感自己及以色列民不堪当恭迎约柜,又喜乐,又觉得不配,又感到难以置信。现在依撒伯尔相迎的不是一个人手做的,用木头制成的约柜 ,而是天主子的活生生居所,是“吾主的母亲”,如同达味,依撒伯尔也觉得自己不配,觉得受宠若惊,不可思议。她脱口而出说了一句与达味所言可相比的话:“吾主的母亲驾临我这里,这是我那里得来的呢”(路1:43)。
这两位妇女,一老一少,她们之间的沟通不用很多说话,因为心有灵犀一点通,每人都悟出天主在自己及在对方所作的奇妙事迹,彼此分享喜乐,并一起被卷入天主深不可测的救恩计划中。她们两位都“充满了圣神”(路1:35,41),两位都满怀感恩、激动之情在相遇时一触即发,高涨的思绪化成美妙的言词:依撒伯尔祝福惊叹,赞美,宣信:“在女人中你是蒙祝福的,你的胎儿也是蒙祝福的。吾主的母亲驾临我这里,这是我那里得来的呢?看,你请安的声音一入我耳,胎儿就在我腹中欢喜踊跃。那信了由上主传于她的话必要完成的,是有福的”(路1:46-55)这就是相遇之妙,每人激发对法之“美”,每人拉出对方心中的“善”每人让对方得“真”自然流露。
旧约中也有一个情景,可与这里相比,更好说是一本书,讲述两位妇女互相扶持,同蒙主恩,就是《卢德传》——希伯来文叙事文学的瑰宝。情节简单,看似一则家庭日志,但弥漫着温情和女性的细腻。在年老的以色列女子纳敖米及年青的媳妇,摩阿布人卢德之间有着各种不同:种族、文化、年龄、背景,相同的贫穷和守寡的命运,但爱使她们亲切共融,爱使她们彼此互相扶持。那里有爱,天主就在她们中间。最后的结局是一个婴孩的出生,皆大欢喜。这婴孩的儿子将是达味的父亲,而卢德及纳敖米都成了达味的祖先。
话说回玛利亚与依撒伯尔那里,两位孕妇的相遇也是两位胎儿的相遇。耶稣,“至高者的儿子”(路1:32)和若翰,“至高者的先知”(路1:76),在两个纪元的门槛,介乎旧约与新约,介乎应许与满全,介乎等待与实现中间相遇。若翰在母胎中一听到耶稣母亲的声音就欢喜雀跃,他的母亲依撒伯尔立即察觉到。后来若翰自己打了这个比喻:耶稣是新郎,他只是新郎的朋友,只是“伴郎”;耶稣是主角,他是配角。“新郎的朋友侍立静听,一听得新郎的声音,就非常喜乐”(若3:39)。身为新郎的朋友,他自知荣幸,但他不会抢新郎的风头,只尽力让人注意新郎。新郎来之前,他静静守候;新郎一到,他是第一个察觉,第一个欢呼带动全场;新郎到后,他就可慢慢隐退,直至退居幕后。奥斯定也有一个美丽的描写:“如果若翰是声音,耶稣救世言语”。
总之,这个相遇的片段十分耐人寻味,母亲的相遇,胎儿的相遇;母亲以言语表达激情,胎儿以无言的跳动表达快乐,这两对母子之间有着微妙的联系及感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