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年期内共有七个主的庆节,三个有固定的日期:即主显容节、光荣十字架节、圣堂奉献日;其他四个庆节常随复活节而变动庆祝的日期,称为移动的庆节:即天主圣三节、基督圣体圣血节、耶稣圣心节、基督普世君王节,这几个庆节是教会历史过程中某个时代针对当时的需要而兴起的热心敬礼性的庆节,可称为概念性的庆节,因为这些庆节是以某项信仰的真理或基督奥迹中的某一特殊点作为敬礼的对象。
一、移动性的庆节
①、天主圣三节:在圣神降临节后的主日举行。教会为对到此已完成的救赎奥迹作一番综合性的感恩回顾,因为救恩是圣父藉着圣子,在圣神内完成的。此节日弥撒的中心经文是其古老的颂谢词,强调对天主三位一体的信仰。
②、基督圣体圣血节:在天主圣三节后的星期四举行。此节所庆祝的奥迹实际上已在圣周四举行,但圣周四的庆祝是逾越节三日庆典的开始,与圣周五耶稣苦难日紧密地连在一起,因而不能毫无拘束地以欢乐的心情来庆祝圣体圣事的伟大奥迹;所以在常年期订一特别庆节,对此圣事表达赞颂、感谢,使信友更深入地瞻仰此圣事的奥迹,是很适合的。本日弥撒后举行隆重圣体游行,公开表达对圣体的信德与敬礼;游行一般从一座圣堂到另一座圣堂。
③、耶稣圣心节:在基督圣体圣血节八日后的星期五举行。此节是典型的敬礼性庆节,最初纯属个人性的敬礼,在近代才推广到全教会。本日弥撒所表达的主题是:天主藉他圣子的圣心对人类所揭示的无限慈爱。
④、基督普世君王节:在常年期最后的主日举行。此节指示人类历史所趋向的目标,人类愿望的集中点,人类理想与祈求的满足,也就是天主永恒计划的完成:“使天上和地上的万有归于基督元首。”(弗1:lo)它同时也把随后而来的将临期置于耶稣将在光荣中降来的远景之中。
二、固定的庆节
①、主显容节:在8月6日庆祝。依照古代传说,主显圣容日是在他被钉十字架以前的四十天.因而主显圣容日选在8月6日,亦即“光荣十字圣架节”(9月14日)前的第四十天。本日礼仪庆祝的是“对观福音”中有关耶稣在大博尔山上改变容貌的叙述,其意义是:耶稣在宗徒们面前显示了他的荣耀,是为准备他们的心灵,以接受十字架的凌辱,也带给整个教会将来他分享他荣耀的希望。
②、光荣十字圣架:在9月14日庆祝。据传说,君士坦丁皇帝之母圣妇赫肋纳公元320年9月14日在耶路撒冷找到了主的十字架;公元335年在耶路撒冷耶稣受难的地方建了两座大教堂:十字架堂与复活堂;9月13日举行了圣堂奉献礼,次日在圣堂中展示主的十字架,供教友们敬拜。这些事迹成了本瞻礼的来源。本日弥撒的专用经文多集中于十字架的奥迹:基督死在十字架上,并由此为我们带来了永远的救恩。
③、圣堂奉献日:在教会公用日历中有以下几个圣堂奉献日:8月5日圣母大殿奉献日;11月9日拉特郎圣殿奉献日;11月18日圣伯多禄及圣保禄大殿奉献日。各地方教会的教堂奉献日也应视为当地教会的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