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发挥涉老机构作用,长子县将银发人才库建设与涉老机构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涉老机构的平台作用,组织引导离退休干部退而不休,发挥积极作用,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一、做法与成效 涉老机构发展现状与老干部参与情况。全县老干部参与的主要机构有15个:县党群服务中心(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大学、关工委、老年书画协会、老年体育协会、老促会、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协理组、老年合唱团、民族乐器学会、决策咨询委员会、慈善协会、南下老干部研究会、老年气排球协会、乡情杂志社。参加这些机构的多是县银发人才库中的老干部、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老战士等,他们自发参加各种活动,积极发挥作用,常态化参加老干部活动中心的老干部有200余人,老年大学180人,关工委14人,老书协150人,老体协300人,老促会30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54人,老年合唱团90人,民族乐器协会40人,决策委30人,慈善协会15人,南下干部研究会10人,老年气排球20人,乡情杂志编辑联络10人。全县设离退休干部党支部18个,同步设立18个协理组。各机构按照职责和组建意图开展各种活动,按经费使用情况分类,大体分三类:一是有专项预算经费的8个,二是没有专项预算经费但有主管部门的4个,三是自发组织的3个。。 依托涉老机构引导离退休干部投身全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县关工委引导广大老同志发挥特长和优势,通过开展科技服务、著书立说、办学育人,在加强青少年科技文化教育、提高青少年科技文化素质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全县有200余名老同志被聘为校外辅导员,其中,由60名离退休老干部组成的宣讲团,曾组织五次大型宣讲,听讲人数达15万人次;有120位老干部组成的帮教队伍,帮助150名失足青少年改邪归正;有60位老科技工作者,向1100余名农村青年传授了科学知识;有100多名复原退伍军人组成的国防教育队伍,使25000名青少年受到了国防教育。通过这些活动,充分发挥了关心下一代工作者的作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使广大青少年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依托涉老机构引导离退休干部为全县发展献策献力。县决策咨询委员会密切联系实际,积极踊跃建言献策,完成一批立意高远、颇具深度的研究报告,参与县委县政府的决策、任务、问题的咨询论证,提出一系列直指问题、操作性强的意见建议,对建设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发挥了重大作用。县老促会以“加强老区宣传,助力长子发展”为主线,为老区发展想实招、出实策、办实事,帮助老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营造了全社会关注老区发展的良好氛围。南下干部研究会在传承和弘扬革命老区精神方面作了很多工作。组织老干部追寻先烈足迹,参与县多处爱国主义和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建设,在团城突围战纪念地、丹朱岭伏击战纪念地、南陈乡苏村原太行银行所在地等红色革命教育基地、石哲镇李家庄中共长子地方组织早期历史纪念馆建设过程中,参与文物、图片陈列和文字撰写等工作。县慈善总会经常开展扶贫济困活动,坚持常年下乡收集整理因病返贫、因贫辍学、以及各类天灾人祸造成的人民群众财产损失,用慈善基金及时解困,每年帮助几十个家庭走出困境,几十个大学生安心上学,让人间大爱在一件件小事中不断演绎,助力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依托涉老机构引导离退休干部积极为全县文化繁荣发挥作用。老干部合唱团、老干部民族乐器学会成立20多个“太行红”宣讲小分队,宣讲队创新多种形式,用百姓能听懂的话、百姓爱听的话,积极学习宣传贯彻党的精神,先后深入乡村开展党的二十大宣讲,充分发挥文艺宣讲机动灵活的优势,精心编排了原创情景剧、歌曲、舞蹈等文艺节目,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让党的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推动党的精神在丹朱大地广泛传播,让党的政策家喻户晓;县老年合唱团演出团队以县主题教育先进典型为样板,创作了多个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戏曲节目,深入各乡镇进行惠民演出活动,传递党的声音,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先后演出30余场,受众1万余人,切实让基层群众感受到了新中国发展带来的新成效,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长子县老书协是一支以离退休干部为主体的老年书画队伍,主席黄向明团结带领老年书画爱好者担负起文化艺术为社会服务的责任,创作了一系列满足人民文化需求的优秀作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书画活动,发动老同志围绕党史学习教育、乡村振兴、建设美丽长子、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等主题开展创作,为长子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存在问题和困难 涉老机构相对体制内单位,具有比较松散、随意性强的特点,在其发挥作用的同时,自身也存在生存困难和不利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一是普遍存在经费不足的问题。调研结果显示,有财政预算的涉老机构大多停留在10年前的预算水平,现在开展活动捉襟见肘,呈现资金不足,没有预算的涉老机构资金来源不稳定,有的靠领导资源、社会捐赠,有的靠演出收入一些,多数靠主管单位支持。近年来,单位经费普遍缩减,都给涉老机构带来不确定性。经费支撑成为涉老机构的最突出问题。 二是办公条件普遍较差。老年书画协会至今没有固定办公场所,主要工作业务占用老书协主席黄向明同志自己房子;民族乐器学会自行租借房子;其他涉老办公场所也是多次变动,没有属于自己的办公场所。各涉老机构负责人工作比较辛苦,但补给微薄,每月200--300元。 三是工作人员普遍短缺,不能及时更新。涉老机构工作人员都是离退休干部,成立初期,老干部相对年轻,身体能够胜任。多数机构已成立十多年,人员逐渐老化,更新补充不及时,导致一些机构已处于停滞状态。比如决策委负责人,工作人员已严重老化,县里也未及时更换负责人,工作也停滞2年。老促会、慈善总会、南下干部研究会等均存在人员老化的问题。 四是协助配合意识不强。各涉老机构在开展工作,组织活动过程只注重自己的职责业务,缺乏与其他机构协调配合意识,也没有主管部门综合协调,导致一些资源闲置浪费,自身工作质量不高局面。 三、涉老机构健康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坚持党建引领,确保涉老机构正确方向。《关于加强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是做好新时代老干部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也是涉老机构必须贯彻的行动指南。做好新时代老干部工作,核心就是把讲政治放在首位,涉老机构谋划工作,开展活动中必须突出党建引领,始终做到“两个维护”,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围绕党政中心工作,组织开展老干部各项活动。 坚持“依靠老干部服务老干部”理念,切实强化涉老机构组织建设。当前,全县离退休干部人数已增至3300多名,每年还将大幅度增加,靠机关有限的编制人员管理服务这么大体量老干部群体,显然不可能。只能运用好涉老机构,建设好这些平台,才能实现“依靠老干部服务老干部”的目标,才能保证老干部工作高质量发展。一是要千方百计提供涉老机构经费保障。积极争取财政资金,保障运行一批;鼓励老年合唱团、民族乐器学会承办一些部门晚会,下乡演出等活动,自给保障一批;发动社会力量,资助公益活动,救助提升一批;对既无财政预算,又没有其他收入的挤占活动经费兜底保障一批。二是形成涉老机构动态调整机制。逐步形成五年换届大调整,平时缺人补充的调整补充机制。充分尊重在职老干部意见,便于涉老机构工作开展的基础上,每五年进行一次换届,由涉老机构老干部自行选举,组建新一届机构班子。因身体、外出居住等原因临时空缺的机构成员,广泛征求老干部意见,及时补充,保证涉老机构始终有人干事,工作正常开展。三是尽可能为涉老机构提供必要的办公条件,特别是信息化办公条件是老干部的短板,尽可能配备一些相对年轻,熟悉电脑的退休干部,经常性组织老干部关注公众号,听取网上讲座,参与线上答题,知识竞赛等活动,必须具备基本的操作技能。 不断完善银发人才库,为涉老机构提供人才力量。银发人才库收录了350余名各个行业的老干部人才。全面梳理涉老机构需要的专业人才,优先从银发人才库中选用专业人才参与涉老机构工作。在县老干局统一协调下,尽可能促进各涉老机构间的配合,更高效地开展工作。充分融合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力量,形成互动,推进工作,党群口党支部与老年合唱团合署办公、计委口支部与关工委合署办公、宣教口支部与民族乐器学会合署办公、丹朱镇支部与老体协合署办公、石哲镇党支部与山区老年合唱团合署办公等,探索合作机制,推动工作创新,借力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和银发人才库资源,助力各涉老机构创建更优质平台,实现更好服务老干部目标。
|
友情链接: |
长治市老干部工作网-中共长治市委老干部局主办
电子邮箱:czlgbabc@163.com
晋ICP备17007214号
技术支持:中联科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