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玉米如何收储
秋收时节由于天气、环境等因素的限制玉米收储应注意以下几点事项:
1、脱粒前的保管。新收获的玉米,对玉米数量不大,又不急于出售的,应采取上栈子的方法进行保管;对玉米数量过大或条件不具备的,应采取码趟子的方法临时保管。但玉米码趟子,要垫底20厘米以上,并根据玉米水分的高低,确定上下翻倒的时间、次数,避免因通风不畅,使玉米棒出现低温生霉、降质等问题。
2、适时脱粒。应视玉米水分状况,合理确定脱粒时间。一般情况下,玉米脱粒时已进入寒冬季节,要提前做好脱粒前的场地准备。如果没有固定、整洁宽敞的场地,可以将较平整的地面浇水冻实后再脱粒,以减少土粮损失。
3、选棒脱粒。在脱粒前,应指导将生霉棒、未熟棒甩出,并把瞎尖子掰掉,单独脱粒,单独储存,以免好次互混脱粒,影响玉米整体质量。
4、玉米脱粒后的保管。玉米脱粒后,如果在3月中旬之前不能出售,应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提前选择码风垛、晾晒或烘干等方法降水;农户自留玉米如需过夏保管,应先把玉米水分降到14.0%以内,然后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环境中保管。
新收获的玉米咋保管
玉米收获回家后,农民习惯于堆成大堆,有了空儿再剥皮,这样对玉米十分有害。因为,玉米刚收获,玉米棒子水分高达28―30%,这时气温也较高,堆成大堆会导致发热霉坏,降低玉米的品质。那么,玉米收获后应咋保管呢?
一、迅速剥皮。剥皮有利于玉米粒水分很快散失,使玉米很快干燥,不会很快发热霉变。
二、吊挂、挂绳、挂桩、摆趟、平摊。玉米剥皮以后,可利用树木、木桩、绳子把玉米棒吊挂起来,分清层次,使都能见到阳光,四面通风,很快干燥。以树木吊挂为最好。此后树木叶片逐渐落光,能进一步通风和增加光照,有利于玉米散热散水。树上的玉米棒干燥后,可吊到来年春天而不霉坏和生虫。玉米剥皮后也可一层层摆放在房檐上,可摆五六层,也可平摊在房顶或硬面地上,过三五天翻倒一次。吊挂、挂桩、挂绳、摆趟、平摊的玉米棒,下雨、下雪均不需苫盖,晴天后就会很快干燥。
三、小堆或平摊存放。玉米收获后,若没有时间剥皮,可选择场院内地势高燥的地方堆成小堆或平摊在地上,1―2天翻倒一次。没有剥皮的玉米千万不要堆成大堆,以防发热霉变。即使剥了皮的玉米棒也不要堆成大堆存放,那样也容易发热霉坏。
四、晒干贮藏。玉米剥皮后通过吊挂、摊晒干燥,用指甲轻挖胚部挖不动时即达到标准水分14%,这时即可脱粒。脱粒后扬净,需出售的出售,不出售的可贮藏起来。但贮藏时不能密闭,应使其通风降温降水,因为以后天气渐凉气温降低,标准水分的玉米不会生虫发热霉坏。来年春天气温升高后,应重新晾晒,使其达到安全贮藏水分(13%)以下,即用指甲狠挖玉米胚部也挖不动时,再实行密闭贮藏。
|